| 当前位置 :首页>政务公开>建议提案>政协提案 |
| 对区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36号政协提案的答复 |
|
|
张军委员: 您在区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《关于通化市中小学体育融合提升中小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的提案》(第36号提案)收悉,现答复如下: 您在提案中提出的关于融合提升中小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的建议,我们已经认真研究和讨论。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,他们的健康成长对于国家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。因此,我们非常重视您的建议,并在此做出如下回复。 一、丰富体育课程内容,增强趣味性问题。一是按上级要求开足、上好体育课,抓好“两操一活动”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(含体育活动课),全面实行课间15分钟,确保学生每天2小时体育活动时间。二是学校每日上、下午各安排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,结合校情与学生特性,规范实施国家广播操,创编融合舞蹈、武术、韵律操、足球、篮球等元素的特色自编操,丰富课间操形式。三是充分利用课间15分钟,开展跳绳、毽子、沙包、乒乓球、羽毛球、拉伸运动、手指操等“课间微运动”。四是学校将冰雪运动(及替代项目)纳入课内外体育活动,通过课程教学和社团活动等形式,让更多学生参冰雪运动中,举办雪地足球、冬季长跑、滑冰等活动,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、体验冰雪运动乐趣的平台。 二、加强体育设施建设,改善运动环境问题。一是强化资金保障。积极申请上级专项扶持资金,整合各类教育资源,拓宽资金筹集渠道,为体育设施更新改造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。二是全面更新设施。对全区学校体育设施进行全面摸底排查,根据学校实际需求和设施老化损坏情况,制定详细的更新计划。优先更换存在安全隐患、严重影响使用的老旧设备,逐步推进体育器材的标准化、现代化配备,满足多样化体育教学和训练需求。三是拓展运动场地。结合学校布局调整和校园建设规划,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空间,通过合理规划、改造闲置区域等方式,扩大运动场地面积。对于确实无法在校园内拓展场地的学校,积极探索与周边公共体育场所、企事业单位合作共享模式,为学生提供更多运动空间。 三、强化家庭体育引导、形成家校共育问题。一是学校积极与家长沟通合作,共同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问题。二是通过家长会、家访等方式,向家长普及健康知识和锻炼方法,引导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和人才观,重视孩子的体质健康和全面发展。三是布置体育作业,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参加体育锻炼活动,增进亲子关系,促进孩子身心健康。 四、完善师资培训体系、提升教学质量问题。一是每学期开学初对教师进行学科集中培训,提高教师业务能力。二是每年通过线上和线下继续教育学习方式提升教师素质。三是选派教师参加国培、骨干教师培训等活动,不断提升体育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。 五、建立体育竞赛体系,激发运动热情问题。不断深化体育教学改革,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,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锻炼热情。一是学校每年举办体育节、艺术节、单项体育竞赛等活动,让学生在竞赛中锻炼身体、磨练意志,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。二是通过足球、篮球、排球、乒乓球、羽毛球、轮滑、花样跳绳等体育社团活动,推动学生积极参与常规课余训练和体育竞赛,促进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。三是利用体活课和课后服务开展具有学校特色的体育活动。 六、加强体育与健康教育融合问题。一是学校将健康教育课纳入教学计划,通过健康知识讲座、国旗下讲话、宣传栏、学生手抄报等形式,普及健康知识,培养学生健康意识。二是全面实施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(2014年修订)》,规范学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,做好数据的统计、分析、上报及公示工作,将分析结果有效运用,布置有针对性的体育作业,确保体育作业的实效性,逐步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。三是结合学生健康体检结果,合理安排适合学生身体特点的体育活动,促进学生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和体育锻炼习惯。 今后,我们将继续努力,不断提升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,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国家的长远发展贡献力量。 感谢您对教育事业的关注与支持。
2025年3月20日 承办单位联系人姓名及电话:魏馨宇3709215 (此件公开发布) |
版权所有:通化市二道江区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
网站标识码:2205030001
吉公网安备 22050302000102号
吉ICP备05000566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