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当前位置 :首页>政务公开>建议提案>代表建议 |
| 对区十届人大四次会议第36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|
|
|
胡洋代表: 您在区十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的《关于乡村振兴产业项目的建议》(第36号建议)收悉,现答复如下: 一、高度重视,深刻认同提案价值 您提出的“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”与我区乡村振兴战略部署高度契合。近年来,我区始终将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核心抓手,但正如您所言,部分村级产业项目存在经营效益不佳、人才短缺等问题。您提出的“村集体以固定资产入股合作经营”“引进专业企业与人才”“培育本土产业带头人”等建议,为破解当前困境提供了新思路,我们将充分吸纳并融入后续工作部署。 二、靶向施策,系统推进产业振兴 (一)强化规划引领,优化产业布局。针对村级产业项目缺乏长远规划问题,我区计划联合高校、智库专家,开展全区乡村产业资源普查。聚焦“一村一品、一镇一业”,结合各村资源禀赋,明确特色产业定位,避免同质化竞争。同时,对拟上马的产业项目进行经济效益、生态影响、市场前景等多维度论证,确保项目可行性。 (二)创新合作模式,激活发展动能。积极探索“村集体+企业+农户”“村集体+合作社+家庭农场”等多元化合作模式,与专业企业开展联合经营,实现优势互补。 (三)健全激励机制,激发内生动力。计划将产业项目发展成效纳入村干部年度考核,对经营效益突出的村集体给予政策倾斜。开展“村级产业发展擂台赛”,组织村干部赴先进地区考察学习,破除“等靠要”思想,增强自主发展意识。 三、协同联动,确保工作落地见效。 区农业农村局将联合财政、人社、自然资源等部门,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,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土地、资金、技术等难题。同时,建立项目动态监测机制,运用数字化管理平台,实时跟踪产业项目运营情况,及时调整优化扶持政策。
通化市二道江区农业农村局 2025年5月6日 承办单位联系人姓名及电话:李承宇18343590253 (此件公开发布) |
版权所有:通化市二道江区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
网站标识码:2205030001
吉公网安备 22050302000102号
吉ICP备05000566号